EN
入驻申请
EN

新闻中心

NEWS

瞿佳教授:聚力近视防控,还孩子一个“光明”未来
中国眼谷   发布于:2022/1/10 22:33:47
文章来源于国际眼科时讯

编者按
我国是近视大国,目前的数据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已近6亿,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位居全球前列。近视防控任务艰巨,现在近视防控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眼视光和眼科同道在近视防控方面展开了多项研究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COA2021会议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瞿佳教授进行了关于中国近视防控与研究进展的精彩演讲。《国际眼科时讯》特邀瞿教授,分享其对我国近视现状、近视防控的相关政策、科学普及、相关工作、研究前沿进展等热点问题的经验体会及看法。
 
我国近视防控现状
前路漫漫,攻坚克难
 
近视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近视情况尤其严峻,瞿教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近视发病的情况:

第一,近视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自2018年来,国家领导人多次批示,“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中国的近视防控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亚洲眼视光执业管理协会近日发布了《亚洲近视管理共识》;美国FDA逐渐批准近视防控相关的药物、器械上市;国际上近视相关的论文明显增多。

第二,我国的近视问题尤其严重。我国近视的发病率高达56.3%,呈现发病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与电子产品使用频率和学习压力大有关。2020年因为防疫需要,学校不得不由线下授课改为线上教育。之后,教育部对9个省(区、市)中小学生视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14532名学生,半年间近视率增加11.7%。该调查相当于一个常态的、大规模的临床流行病学现场试验,结果证明了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导致近视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严重。

第三,警惕高度近视的并发症。高度近视严重影响人的视觉健康,引起视力低下,甚至导致失明。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由近视为主的屈光不正是全世界盲和低视力的首要原因。在我国,高度近视已成为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中的首位致盲原因。
 
近视防控 “温州模式”
初露锋芒,意义重大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三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医疗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在近视防控方面研究,积极配合中央部署,在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委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指导下,认真进行了近视防控方面的各项工作。

一、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全市域、超百万、高时效”筛查。温州市有1000万人口,已对1333所学校、110万学生完成了七次的全覆盖普查,覆盖率达99.5%以上,每次普查皆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内完成。这项筛查意义重大:

  • 收集多项与近视相关的数据,为近视防控的理念提供了数据依据。之前检查视力,只能知晓视力不良率,现在通过检查屈光度,将其与视力相结合,可以知晓近视率。如明确知晓1、2、3年级学生的近视发病率为增长最快,为“抓早抓小”提供数据基础;同一年8月份和9月份出生的儿童,因政策原因入学相差一年,对比这些儿童的近视发病率,发现早入学一年的儿童近视发病率高7.8%,说明推迟入学或者推后上学年龄利于近视防控。
  • 普查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全方位的工作,真正实现了教育部门、政府、医疗卫生部门、学生、家长五方协作、五方联动,共同参与近视防控。
  • 普查过程亦是科普的过程,可以让更多人尽早知道近视的危害。白天完成青少年儿童的视力检查,晚上家长扫描对应的二维码,就能知道儿童的近视情况、近视度数及注意事项。落实了近视防控工作的警示作用,推进了一“增”一“减”、“双减”工作的进程。
  • 普查工作效果良好,形成“温州模式”、“浙江经验”,为教育部今年发布的“要求全国中小学生,秋季和春季一年报两次屈光度和视力的数据”提供了依据。温州地区包含城市、农村、山区、海岛,有富裕的地区、有欠发达地区,相当于缩小版的“中国”,故“温州模式”、“浙江经验”为我国全面推行近视防控的普查工作打下了基础、做出了示范。

二、促进近视防控相关药械和具体工作的落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从专业角度全力支持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推动教室改造、课桌椅调整等近视防控工作,推进安全使用0.01%低浓度阿托品、OK镜、离焦大框架眼镜等近视防控的方法和药械。瞿教授指出,近视虽然不能治愈,但其可防可控,尤其应当关注“抓早抓小”。

三、“中国眼谷”的建设。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和温州市龙湾区(高新区)人民政府联合建设了“中国眼谷”,立足于搭建眼科科创、产业平台,吸引、孵化更多的创新型科技型企业,为中国眼健康事业添砖加瓦。现中国眼谷有多项研究和生产涉及近视防控方面的药品、器械、耗材,这将促进全国乃至全球近视防控有效抓手的发展。

四、推进近视发病机理的研究。2019年香山科学会议第660次学术讨论是由温州医科大学提出申请,首次以近视防控为主题,以近视的发生发展与防控研究、近视防控的政策和前沿技术、近视防控新策略与临床应用等为中心议题,展开学术讨论。这几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进行了一系列近视相关研究和会议,开创了中国近视机理机制研究的新局面:如聚焦巩膜、脉络膜,发现脉络膜血流减少导致巩膜缺氧从而诱导近视,在此基础上提出巩膜缺氧学说。这一学说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近视机理研究的里程碑式成果。

上述工作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在近视防控方面进行的部分起步工作,瞿教授相信,今后近视防控工作将做得更好。同时国家也出台相应政策,推进近视防控工作的健康发展。从2018年到今天,我国政府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大力推进近视防控工作。国务院委托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体育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面向各省级人民政府部署开展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教育部门提出“双减政策”,有利于近视防控。导致近视的因素中,环境因素占主要地位,是近视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而环境因素如生活方式、学习行为,包括大量读书写字、电子产品的使用、学业压力等与近视关系密切。教育部提出“双减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如何做好近视防控知识的科学普及? 
 
2018年以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非常重视近视防控的科普宣传,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进行提升、优化。对于科普的理解,瞿教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科普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从出版与近视防控科普相关的动漫书、小册子开始,逐步发展,到建设眼健康科普馆,现在全国已建设20多个科普馆,让更多的孩子身临其境,寓教于乐。
  • 科普面向的人群多样,不仅要面向孩子们进行科普,还要面向老师、家长、专业工作者(眼科的同道不一定了解近视方面的专业工作)进行科普。
  • 科普的形式也应多样化和有针对性,书本、电视、自媒体、新媒体的应用非常重要。
  • 教育部领导下成立的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和推广作用。近期教育部要成立第二轮的近视防控专家宣讲团,新的宣讲团不仅有专业方面的专家,更邀请了家长、政府部门领导、大学生群体代表的加入。

总而言之,科普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普及能让谣言、谎言无藏身之地。同时群众掌握了更多科学知识,可有效促进“抓早抓小”等近视防控工作的发展。


学术前沿:口服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望防控近视

近期,周翔天教授和瞿佳教授的团队在国际顶尖医学杂志《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布了一项最新科研成果——口服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望防控近视,并希望通过滴眼液给药形式局部输送有效成分,以进一步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瞿教授表示,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近视的基础研究,如机理机制、发生发展等,效果显著。通过给豚鼠和小鼠灌胃鱼油提供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动物模型上验证了一定剂量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显著减弱豚鼠和小鼠的形觉剥夺性近视以及豚鼠负镜片诱导性近视的发展及眼轴延长,同时明确了鱼油中的主要成分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有抑制近视的作用。在健康人体志愿受试者中,口服2周鱼油,增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缓解持续近距离工作引起的人眼脉络膜血流减少。动物和人健康志愿者研究的证据均表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控制近视有希望的潜在候选药物。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自身无法产生,但在深海鱼类等食物中富含,因此通过口服可以较好地补充。鱼油作为近视防控药物主要优势是容易获得且相对安全。下一步,研究团队将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明确口服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抑制儿童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希望通过滴眼液给药形式,进一步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这项工作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接下来可能会碰到困难和问题。瞿教授提出我国作为近视大国,一定要做实做好近视防控的临床和基础机理研究。咬定青山不放松,在近视研究方面贡献中国力量,这也是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必须要做的工作。
 
“开展近视防控过程中,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重视极为重要,只有三者结合才能尽早发现孩子的近视问题,及早进行科学干预,避免出现视力恶化的情况。” 
友情链接

官方服务号

官方订阅号

电话:0577-56651025

地址:温州市龙湾区罗东北街100号

传真:0577-86869915

邮箱:bd@eyevalley.org

Copyright © 2020 中国眼谷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
Copyright © 2020 中国眼谷 版权所有 浙ICP备13002205号-1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